佛冈县龙山镇以工业和旅游为发展定位,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,外来人口大幅增长,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增多,园区企业、农村邻里地界矛盾纠纷问题尤为突出。为此,佛冈县检察院创新打造12309便民服务站,依托“0123”工作模式,不断探索检察履职助力“1+6+N”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新路径,助推基层社会治理。佛冈县检察院12309便民服务站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1+6+N”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。
一、“零距离”服务拉近“邻距离”。一是打造法律监督“前哨站”。依托龙山镇综治中心建立“12309便民服务站”,专门配置便民服务一体机,提供“指尖上”的智慧检务功能操作,让来访群众知晓检察机关受理事项,自行甄别选择信访渠道,体验优质智慧的检察服务,工作成效获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肯定。二是畅通检察信访“直通车”。在各乡镇综治中心设置检察视频远程接访室,配备智能信息设备进行视频连线,构建起覆盖全县的远程视频接访工作格局,以“面对面”远程接访化解涉法涉诉信访16件,群众答复满意率100%。三是当好社会和谐“助推器”。建立“一综治中心+一检察官”工作制度,检察官定期走访对口镇综治中心,上门“面诊”涉法问题,下沉化解矛盾纠纷,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当地、化解在首办环节。截至目前,共调派检察官在辖区乡镇走访12次,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9次,化解矛盾纠纷7件。
二、推进检察为民办实事,打通服务群众最后“一公里”。一是强化司法救助,让群众诉求“有回应”。通过12309便民服务站与综治中心、村居委衔接平台,凝聚各方综治力量,形成多元化社会救助机制,对于行动不便或身处偏远地区的困难当事人,通过检察官“多跑路”,实现涉检困难群众“少跑腿”,搭建起检民“连心桥”。2013年以来,共进村入户走访困难群众十余次,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16件,发放司法救助金16万元。二是聚焦案结事了,真正化解矛盾纠纷。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工作办公室、联系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工作室的“桥梁”“纽带”作用,将刑事和解、行政争议等非诉纠纷化解融入综治中心工作格局,以“检警+综治+代表委员”多元解纷形式促进复杂困难矛盾化解,先后促成刑事和解6件,有效促进案结事了人和。
三、建好检察服务团队汇集“邻聚力”。一是检民联动,治理更有效。创建“益·青清”公益诉讼志愿服务队,聘任90名公益保护观察员为“吹哨人”,形成“检察官+志愿者+观察员”基层治理协作新模式,将检察服务延伸到镇、覆盖到村、连接到户,累计开展公益志愿服务30余场次,摸排公益诉讼线索34条,立案7件,实现群众诉求能反应、矛盾纠纷可化解、公共利益共保护。二是双向联动,普法更有料。依托12309便民服务站,组建“大榕树下的检察故事”法律宣传服务队,积极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普法宣传矩阵,先后创作微电影、微视频等法治文化作品49部,开展“订单式”“沉浸式”法治宣传30余场次,让普法场景更加开放,普法成果惠及更多人群,相关工作成效获评“广东省优秀普法工作项目”。
四、搭建“三个平台”推动“微治理”。一是打造12309佛检云窗口实现“一窗办理”。以检察机关信访类案标准化办理工作指引为基础法律核心“数据库”,将300余条回复所依据的法律规定向社会公开,有效及时解决群众诉求,实现社会治理“前端”与检察解纷“终端”的无缝衔接,共受理并办结网上信访案件36件。二是上线公益诉讼随手拍实现“一键举报”。借助“综治+网格”,充分发挥12309便民服务站线索接收、诉求受理等功能,以“公益诉讼随手拍”小程序和“益心为公”检察云平台为载体,为广大群众提供公益损害、村企矛盾纠纷等法律监督线索一键举报平台,激活服务群众的“神经末梢”,有效推动职能部门整改公益受损问题40余个。三是建设未成年人保护E站实现“一站保护”。线上打造集法治教育、跟踪帮教、监督举报、综合保护于一体的一站式未成年人服务平台,线下依托12309便民服务站,以讲法治课、开展司法救助、组织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,推进法律进基层一线,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截至目前,已通过小程序开展个性化帮教30人次,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咨询疏导30人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