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由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举办的2022-2023年度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圆满落幕,获奖结果揭晓,佛冈县检察院投稿作品《推动人大代表参与检察履职的路径探析》获评三等奖!
一、深化检察监督与代表履职的双向互动
一是成立联系人大代表工作室。建立健全联络工作机制,密切检察机关与人大代表的联动协作,通过构建“检察官+人大代表”诉源治理工作模式,参与涉检信访的公开审查和公开答复,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、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司法救助工作,高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,协力推进社会治理,助力和谐乡村建设。二是建立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“双向衔接转化”工作机制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更容易发现社会治理的难点、重点问题的优势,促进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,一方面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公益受损突出问题,从人大代表建议中发掘案件线索,通过案件化办理转化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;另一方面可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中梳理出推动系统治理、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转化为人大代表建议,共同推动解决公益保护问题,实现人大工作与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共赢。
二、推动人大代表深度参与检察公益保护
一是建立公益保护观察员队伍。建立以人大代表为核心的公益保护观察员队伍,在案件线索提供、调查取证、公益宣传等事项上提供协助,同时调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维护公共利益,形成更为广泛的公益诉讼保护合力。二是建立“刑事不起诉+生态修复+社会监督”工作机制。在办理犯罪情节轻微、不需要判处刑罚的破坏生态环境刑事案件中,在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后,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不起诉公开宣告和训诫会,同时联同人大代表、公益志愿者共同开展补植复绿、公益宣传等活动,推动生态环境“破坏者”向“守护者”角色转变。三是注重采用“代表建议+检察建议+社会治理+推动立法”模式办理公益诉讼案件。结合公益诉讼案件办理,积极向人大机关呈报调研报告、立法建议,积极争取人大代表关注,提出基层立法建议,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同向发力、协同共治,形成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与地方立法、民主监督工作双赢多赢共赢。
三、借助人大代表优势提升监督成效
一是突出公开性,加深检察参与体验。建立人大代表公开听证员库,每月根据案件情况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公开听证会,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专业和智慧开展咨询论证、释法说理、矛盾化解等工作,为案件办理提供多角度的分析和思考,有序高效地参与到检察办案活动中,通过人大代表影响力、感召力、专业力,有效监督检察工作在阳光下运行。二是增加亲历性,争取人大代表关注。紧扣服务大局等重点工作,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、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案件、有较大影响的新类型案件,在办案、庭审、信息发布等关键节点,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到公益诉讼现场勘查、刑事案件公开审查、观摩公诉庭审、参加公开听证发表评议意见等业务活动,加深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了解。
佛冈县检察院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积极探索“人大+检察”合力监督新模式。下一步,将继续立足新时代检察工作要求,以加强人大代表沟通联系作为主动接受监督的发力点,把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深入地融入检察实践中。全方位提升检察机关工作透明度、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,为推动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。